六、監視器、行車資料紀錄設備等科學儀器或其他合法記錄事故過程之跡證。」
「初步分析研判表責任歸屬」的內容會有警方初步判定車禍發生的原因,並且根據是否有違規事項來判定是否有肇事責任,但並不會詳細記載肇事的主因或次因、肇事責任比例等,無法釐清車禍的肇事責任比例。加上初判表通常是員警根據當事人陳述、現場痕跡和經驗判斷做出初步認定,可能因證據不足、調查不全面等原因而存在偏差,因此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若是「被害人」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立時,可請求鄉、鎮、市公所將調解事件移交檢察官偵查。在此情況下,調解即視為已經告訴,時效上的爭議較不容易發生。
台灣各縣市查詢申請進度的網站並不相同,因此若有查詢車禍調解申請進度的需求,可直接搜尋「調解進度查詢+縣市名」,就能查到該縣市的進度查詢系統,進到該網站後,再依照網站只是填寫相關資料即可進行查詢。
事先釐清車禍責任:建議車禍雙方可參考初步研判表或車禍鑑定資料來釐清車禍案件的責任分配。也可向專業律師諮詢,以確定自身的權益。
車禍調解有不同的途徑,當事人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情況進行申請。在進行申請之前,應事先了解相關規定和要求,確保申請的順利進行。
在調解的過程中,律師並不是必要的,但有的當事人為求謹慎,會請律師陪同或代替他出席。
收集請求賠償之證明資料:為了減少對賠償金額的爭議,應妥善收集所有有助於證明賠償請求的資料,讓請求賠償時能有明確的計算依據,有助於調解的順利進行。
A:車禍鑑定報告不僅運用於和解或訴訟,也能在法律上明確列出肇事責任比例,協助雙方明瞭各自的賠償責任。
偵查庭是幹嘛的?開偵查庭有哪些流程?做筆錄後多久開偵查庭?會開多久、開幾次?偵查庭不認罪會怎麼樣?會收押嗎?偵查庭會看到對方嗎?偵查庭開庭流程是什麼?偵查庭前和解有幫助嗎?偵查庭誰可以陪同?偵查庭可以帶小抄嗎?收到傳票別緊張!律師帶你了解刑事偵查庭!
調解相較訴訟而言,是既快速又有保障的解決方法,即使不是車禍,只要是能夠調解的案件,和解談不攏時,別急著提告,試試調解,說不定就能解決問題囉!
申請時需要提供行車執照正反面影本、申請人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如果車輛所有人為公司,則需提供公司證明文件,申請表上填寫公司名稱並蓋公司大小章。若是由車禍當事人或其配偶提出申請,需提供當事人的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如果是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除了檢附自己和當事人的身分證影本,還需出示足資證明與當事人關係的文件,如戶口名簿等。
如果調解不成立,其中一方提起民事訴訟的話,調解費用會併入訴訟費用中,由提起訴訟的一方負擔;如果後續沒有要起訴的話,則由聲請調解的人負擔。
當發生車禍但對方不處理的情況,請直接聲請調解,調解過程中若對方不到場或是不肯進行和解、態度不佳,就能向調解會聲請「調解不成立證明書」。接著向法院提告對方「過失傷害罪」,以刑事訴訟逼迫對方現身面對。沒有受傷的話就提「民事訴訟」,由法院來判處賠償的金額。由於提告已經是調解後的唯一選項,所以調解不成立之後就會轉往司法程序。 車禍肇責查詢 車禍保險理賠